- 任志锋;王天娇;
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要义在于通过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发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协作体和思政育人有机体。为此,应遵循价值定向逻辑,通过构建有序进阶的价值目标、明确权责共担的价值规范、打造网状共生的价值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思政育人主体目标同向、和谐共生;遵循利益融通逻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整合差异化利益需求,增进多维度利益均衡,不断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遵循制度保障逻辑,着力完善多维立体的共同体组建运行机制,构建常态长效的共同体协作评价机制,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遵循技术赋能逻辑,加快数字化资源开发共享,构建跨域融合的育人生态,畅通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协同育人链路,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2025年05期 No.33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邵志豪;解庆福;
以“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是由意识形态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生态的整体功能共同决定的。推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要在厘清思政课程要素结构、关系及其演化的逻辑基础上,构建结构有序、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思政教育生态。具体而言,就是在微观场域进行学校思政课堂教学一体化,在中观场域构建区域协同共同体,在宏观场域做好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思政引领。
2025年05期 No.337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常青;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究竟“化什么”“如何化”,决定着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体化”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我们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魂逻辑的本质要求是解决“信”的问题。“信”为体、“化”为用,“以化增信”应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魂逻辑的集中表达。其中,“如何化”问题又在实践层面上构成“以化增信”的关键,应该从遵循“信”的精神生成规律构建“化”的螺旋上升体系,围绕“信”的三重本质内涵构建“化”的内容方法体系,抓牢实现“信”的关键重点构建“化”的实践操作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持续推进、走深走实。
2025年05期 No.33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